香港计划5月提交稳定币交易数据:合规监管再升级

稳定币监管的“香港范式”正持续深化,继2025年5月立法会通过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引发市场热潮后,一项关键数据监管举措浮出水面——香港金管局已明确要求相关机构计划于5月集中提交稳定币交易数据,这标志着香港稳定币监管从框架搭建迈入“数据驱动”的精细化阶段。

此次5月提交的交易数据并非单一维度信息,而是涵盖交易规模、资金流向、跨境结算频次等核心指标的综合数据集。纳入监管范围的不仅包括进入金管局“沙盒”测试的圆币创新科技、京东币链等机构,还覆盖了已提交牌照申请的渣打银行联合体、蚂蚁国际等市场主体,数据将为后续牌照审批与风险评估提供核心依据。

数据提交要求背后是监管层的双重考量。从风险防控来看,通过交易数据可精准识别洗钱、资金异常流动等隐患,配合严格的KYC机制形成监管闭环;从行业引导而言,金管局能通过数据掌握稳定币在跨境支付、零售消费等场景的实际应用情况,为政策优化提供支撑。这与《稳定币条例》生效后余伟文总裁强调的“理性监管”理念高度契合。

市场主体已积极响应数据报送要求。圆币集团在筹备港元稳定币HKDR的同时,同步搭建了交易数据实时监控系统,确保跨境支付数据可追溯;京东币链则将数据整理与“京东全球售港澳站”的应用场景测试相结合,形成场景与数据的联动反馈。这些举措既满足监管要求,也为自身牌照申请积累优势。

5月交易数据的集中提交,是香港构建稳定币合规生态的重要一步。通过数据透明化夯实监管基础,既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也能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提供“数据先行”的参考样本,推动行业在规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