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密货币交易市场的热潮中,U 币(泰达币,USDT)作为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,受到不少投资者关注。但在中国,购买 U 币并不合法,背后是对金融秩序、投资者保护及社会稳定的综合考量。
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在 2021 年 9 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U 币虽号称价格相对稳定,以 1:1 锚定美元,但本质上仍是虚拟货币,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,不能在市场上作为货币流通使用。其交易无法得到法律保障,一旦出现纠纷,投资者权益难以维护。
从金融风险角度看,U 币交易极易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。因其交易具备匿名性与便捷性,常被用于洗钱、非法集资、诈骗等活动。例如,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,诈骗分子将赃款兑换成 U 币转移,增加警方追踪难度;一些不法分子以 “U 币投资高回报” 为诱饵,吸引投资者参与,实则是非法集资骗局。据相关统计,近年来涉及 U 币的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,严重扰乱金融秩序。
买 U 币还可能引发个人财产风险。U 币交易平台良莠不齐,部分平台存在安全漏洞,易遭黑客攻击,导致投资者资产被盗。而且,U 币市场缺乏有效监管,价格易受庄家操控,投资者可能因价格大幅波动遭受严重损失。例如,部分投资者在 U 币价格高位买入,却因市场操纵突然暴跌,血本无归。
从法律层面分析,参与 U 币交易不仅民事行为无效,若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法。若个人明知资金来源非法,仍协助进行 U 币交易以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,将涉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。像某些个人为获取佣金,帮诈骗团伙将诈骗资金兑换成 U 币,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在实际生活中,已有诸多案例警示公众。如某地朱先生通过微信群结识陌生网友,对方称有大量 U 币低价出售,可线下交易。交易完成后,朱先生账户内 U 币却不翼而飞,网友也将其拉黑。某地黄女士经网友介绍,参与 U 币投资,按要求线下交易交给 “U 商” 44000 元现金,结果 U 币未到账,网站资金也无法提现,才发现被骗。
买 U 币在中国既不合法,又充满风险,投资者应认清其非法金融本质,选择正规金融投资渠道,如银行理财产品、基金、股票等,这些投资受法律严格监管,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资者权益。面对 U 币这类虚拟货币交易的诱惑,务必保持理性与警惕,避免陷入法律风险与财产损失的困境。